「肌肉適能」主要包括肌肉的兩大能力,一是肌力(Muscular Strength),一是肌耐力(Muscular Endurance)。由於都是以身體肌肉為主體,故合稱肌肉適能。肌力與肌耐力同時並列為與健康有關的體適能(Health-related Physical Fitness)要素,一般人在考慮健身運動時,絕不能忽視肌肉適能。提升肌肉適能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肌力和肌耐力,對促進健康、預防傷害與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,當肌力和肌耐力衰退時,肌肉本身往往無法勝任日常活動及緊張的工作負荷,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及疼痛的現在。至於肌力和肌耐力訓練的原則與實施方法,增進肌肉適能最佳的途徑是從事肌力訓練,也就是一般大家熟知的重量訓練。
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出的力量,一般而言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。每人日常生活、工作中的大小動作,都必須靠肌力來完成。通常肌力於20幾歲後逐年衰退;50歲之後更加速衰退。若肌肉無法發出適當的力量時,有些動作會顯得吃力,進而使肌肉產生疲勞、工作效率降低、姿勢不良,甚而導致運動傷害、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等疾病。因此不可忽視肌力的衰退。每個人對肌力的需求不同,需視其工作與生活環境而定。因此,瞭解自己肌力的生理年齡,並適當訓練是非常重要的。
指人體肌肉在動作時的耐久能力,也就是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,能維持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數的多寡。不論是生活、工作或休閒,如長途開車、走路、划船等,都需要靠肌耐力來支持。它和肌力一樣都能維持肌肉的年輕及預防傷害的發生,並能維持正確的姿勢及優美的體態。
相關學者經常會以以握力來評估肌力;以一分鐘的仰臥捲腹次數來評估肌耐力。
重量訓練是最有效的肌肉適能運動,如使用槓鈴、啞鈴等是既經濟又方便的方式。而大多數健身中心都有設置綜合健身器,也是好的方式。甚至,可以利用彈性帶或腳踏車內胎等進行用力性的運動,或在缺乏器材的情況下,運用徒手方式以自己身體的重量作為負荷,讓肌肉有明顯用力的機會等,都屬重量訓練型態的運動。
根據適當的重量與每回合反覆次數標準,實施1~3回合。
重量訓練最好能有48小時(兩天)以上的休息,但盡量不超過96小時(四天);因此,以每週平均實施2~3天為宜。
通常,有8~10個動作即已相當完整。
重量訓練項目 |
|||
動作 |
訓練部位 |
組數 |
次數 |
臥姿腿部推舉 |
腿 |
3 |
8 ~ 12 |
平板仰臥推舉 |
胸 |
3 |
8 ~ 12 |
高滑輪下拉 |
背 |
2 |
8 ~ 12 |
立姿啞鈴側舉 |
肩 |
2 |
8 ~ 12 |
仰臥捲腹 |
腹 |
2 |
8 ~ 12 |